2014-8-16 10:10:06 2014年8月16日晚20时,南京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主会场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青奥会开幕。 考察和检验南京青奥会是否成功,不应仅关注12天的赛事是否无可挑剔,更要关注通过青奥会的举办,能不能把奥林匹克的精神、理念留下来,植入到参与青奥会的青少年心中,使得体育精神、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他们一生的追求和习惯。同时,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使青奥会的成果延展到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去,使这种特殊的“教育机制”,以一种有生命的“活态”固定下来,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笔者浅见,未雨绸缪,我们“留下青奥会”的种种规划,是否有活态传承的生命力,可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反观、考量和自判。 留下青奥会,首先要有开放的胸怀。因此,南京奥林匹克教育遗产计划,不仅仅是传统的、闭门的知识传授,更要提倡教育的创新,要探索破除教育痼疾的道路。 留下青奥会,要有全球视野。青奥会不仅仅是体育赛事,更是世界青年人思想碰撞、交流的阵地。环境、健康、和平等当今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单靠一个国家不能解决,需要国家与国家的合作,这就需要年轻人具有跨文化的合作精神。因此,南京奥林匹克教育遗产计划,要引导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围绕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开展公共的学习和研究。 留下青奥会,要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奥林匹克教育的优势在于关注人的基本需求——人的个体的和谐发展,最大程度抛却了教育的功利性。因此,南京奥林匹克教育遗产计划,要从人类发展的共性出发,在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体魄强壮、人格健全、体育精神等方面做实实在在的努力。这是青奥会留得下来的根本基础。 留下青奥会,要让它有实实在在的“港湾”和“去处”。青奥会的主角是青少年,而青少年都在各级各类学校。因此,校园才是奥林匹克教育的主阵地,将“青奥会”办到南京的学校中去、办到全国的校园里去,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的常态,无声浸润青少年的心田,或许才是留下青奥会的最好途径。 青奥会进入校园,与逐步建立足球四级联赛等举措结合实施,对全国青少年体质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并且可预计未来全国体质测试结果可喜,学生们会更乐于参与测试并骄傲于自己取得的成绩。 |